李氏祠堂始建于唐代初期,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,是天下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,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“追本溯源”、“李家龙宫”而闻名海内外。
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“李家龙宫”
李氏族源:具有血统意义的祖先是皋陶。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“上古四圣”之一,史学界公认的“司法鼻祖”。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,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。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,其主体“法治”和“德治”与今天的“依法治国”和“以德治国”有着历史渊源关系。皋陶论“九德”以及舜和皋陶关于元首和股肱的歌词,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诸侯大臣的行为和道德规范。 上古时期,皋陶担任尧帝之时执法“的士”这一官职,治理民众。敬重禹的功德,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。对于不听从命令的,就施以刑法。因此,德教得到了大发扬。
血缘始祖,皋陶
老子(约前570—前500),姓李名耳,字伯阳,伟大的哲学家、思想家,道教创始人,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,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。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辨证法。例如: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”在修身方面,讲究性命双修、虚心实腹、不与人争。在政治上,主张无为而治、不言之教。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。例如: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“无为”思想作为信条,采取“与民生息”的政策。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,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。
李氏祖庭的老子塑像
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进行部分增建,解放后改为学校,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宣布"李家龙宫"以及北天第一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。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。
评论